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精特机械:创业承载梦想 创新承载未来

来源:米乐m6官网首页vip    发布时间:2024-03-14 23:07:14

  铜陵市精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2001年,坐落在皖江以南、环境优美的铜陵山城。企业董事长姚继宝本着诚信立业、精益求精的原则,带领公司在逐渐完备、不断地进步的过程中快速的提升。公司经过21年的积累,慢慢的变成了纺织配件、专件行业高知名度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各地并出口海外。

  现在的精特机械拥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精特”商标是安徽省著名商标,“智能落纱机器人”产品是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铜陵市精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现代化企业制度下运行的股份制公司,创建于2001年,企业主要生产与纺织工业相关的机械器材。

  一开始注册资本50万,现在是1100万,2001年的时候销量500多万,现在2000多万,员工开始只有十几个人,现在40多人。

  姚继宝说,公司创建前十年,规模一直不大,甚至进入发展瓶颈期。在意识到危机之后,姚继宝开始想门路,终于研发出自己的拳头产品。

  我这个人思想就是这样的,因为靠这个小配件是永远做不大的,第二个附加值是越来越低,因为你进来的门槛低,这样竞争就特别激烈,所以当时就考虑搞一个拳头产品,为了企业将来发展。

  凭借自己对纺织行业的认识,姚继宝认为,用机器替代人工将会是一个很好的研发方向。

  首先我自己从业这么多年,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你就是有技术你还得懂纺织工艺;还有我们对完全替代人工的设计理念很超前。

  现在用工一个是成本高,第二个招工难。因为纺织厂里面潮湿,还有棉绒、噪音什么的,用设备就减少人员。过去四个人八个人,现在只要两个人,这样一是减少成本,第二个劳动强度降低,招工也好招了,招工回来是开机器人,而不是直接干体力活。

  在2011年的时候,我们跟南昌航空大学进行校企联合,当时我们就想联合研发智能落纱机器人。细纱机就是纺纱的一种,过去要人工打纱,现在全部用设备来替代,一台设备比两个人的速度还要快,效率上去了,人工的劳动力降低了。

  说起研发过程,姚继宝坦言,其中充满了艰辛,研发时间长达三年,研发费用超过1500万。

  一开始做好了不行,又废掉再重新搞。我们一开始是全电的,直流电的,用电瓶,耗电量太大,电瓶太大太重,后来我们就改了用气电混合的,搞了一个小型压缩机,有些地方用气来执行。这样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耗能,这样用起来车子本身重量减轻了,电池也轻了,整个车身也小了,外观也好了,这样客户在车间运行的时候比较轻便了,所以我们也不断的在改进。

  经过市场调查与研究,姚继宝认为,在我国落纱机的市场非常大,未来几年,自动落纱机的需求量有望出现“井喷”,姚继宝对自家研发的智能落纱机器人非常看好,但是身边也有很多不赞同的声音,因为研发费用巨大,企业最困难的时候负债超过2000万。

  后来也有人,(比如)员工、包括一些友好人士也讲,你姚继宝是傻瓜,你要是光搞配件的话,早就口袋里有一千多万了,现在还倒欠银行,但是我是这样想的,我有了这样的产品就有了希望,这个贷款迟早是能还掉的。

  三年后,智能落纱机器人在展览会上大放异彩,第一个客户也很快上门,姚继宝终于看到希望。但随后,机器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第一代搞出来之后,我们发到恒丰集团下面的临邑恒丰,买了我们八组16台车。第一组车子去了以后,试用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问题。我就连夜开车,带着技术人员去,要搞好啊,涉及到以后的市场。搞了起步十天,早上八点进去,到晚上凌晨两点出来,中午就在他们食堂搞点馒头吃,晚上到凌晨再吃晚饭,搞了十几天搞好了。然后恒丰集团各家都在做,做了几十台,我们才看到希望,销售就上去了。后来15年雅戈尔集团也买了我们14台车,天虹公司也买了6组,就这样慢慢的扩大。

  在不断的改进之下,铜陵精特机械凭借智能落纱机器人在行业占领了一席之地,企业也扭亏为盈。

  这么多年我们也在一直在改进,一代一代更新,从2011年开始,现在已经15代了,现在就是主要攻关常规使用的寿命,过去一台车客户用一两年出现小问题,现在起码使用三年不可能会出现问题。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精特机械这两年的经营也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姚继宝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今年他们研发的新型机器人也将投放市场,姚继宝说,相信这次的智能机器人也将成为企业的另一个拳头产品。

  现在又开发了一个自动打包机,就是纱线的最后一道,这次的研发投资两三百万就搞好了,已经都成型了,今年11月份到上海国际纺织机械展,准备拿出去展览。

技术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丁总

手 机:13806428642

电 话:0532-85166106

公 司:青岛浩悦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地 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滨海工业园